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党史资料
党史资料
党史资料
县域经济发展新模式——回归工程
2016-04-15
  湖北省通城位于幕阜山北麓,湖北省最南端,湘、鄂、赣三省交界处,毗邻湖南平江、岳阳、临湘,江西修水,及崇阳五个县(市),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2000年以来,通城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实际,大力实施“回归工程”,统筹推进特色产业发展、新型城镇化和基层组织建设,摸索出了县域经济发展的“通城模式”。

  回归工程之破局

  打工经济奠定回归基础。通城区位、交通、资源没有优势,人多地少。通城人外出打工时间早、人数多,他们在掌握了技术、积累了资金、熟悉了市场后纷纷自主创业,摔打出一大批大大小小的老板,其中资产超千万的数千人,各类经销人才近万人,经销网点遍布全国地级以上城市。许多事业有成的通城籍人士回乡创业意愿强烈,发展“回归经济”潜力大。     

  产业转移催生回归契机。通城县找准在新一轮产业转移和生产力布局中的定位,把“回归工程”与产业转移结合起来,破除承接产业转移就是“拣垃圾”、引进大项目难的“无为”倾向,牢牢抓住新型工业化这个核心,提出了建设鄂南经济强县的奋斗目标。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围绕优势资源、抢抓“两型社会”建设和沿海、武汉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进一步拓宽招商引资视野,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态环保要求的项目,不论结构轻重,不论技术含量高低,不论规模大小,都主动承接。

  政府引导推动回归工程。2002年,湖北省委、省政府率先在全国提出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坚持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加快推进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的“一主三化”指导方针。在2003年经济工作会上,通城县委、县政府第一次提出了“以民营化为主体,以‘回归工程’推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思路,并以壮士断腕的气魄,加大国有企业改制力度,对全县国有企业采取“宜卖则卖、宜租则租、宜破则破、宜股则股”的办法,在一年内实现了县域工业100%民营化,确立了民营工业的主体地位,迈出了重构通城经济格局的关键一步,为回归工程发展壮大腾出了空间,搭建了平台。

  回归经济之发展

  以招商引资为主导,以项目为依托,吸引能人回归办企业,壮大工业集群。在务工经商成功人士中招商引资,吸引他们带项目回家乡办企业,壮大工业集群。一是以情招商。先后在广、沪、京、浙等地建立流动党支部、同乡会、商会,推行“十个一”,让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切实感受到家乡的关心,感受到政府在为民办事,激发他们为家乡建设发展出力的意愿。二是围绕产业集成。先后出台配送土地、配送厂房、一卡定费、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并积极帮助回归企业协调贷款和提供担保。有重点地引导回归创业的投资者围绕县内成熟产业进行梯级配套,延伸产业链,利用产业品牌和集群优势,减少投资风险,缩短收益周期。三是全程式帮扶。出台“五联”制度,县级领导与回归企业“一对一”联系,在融资、立项、基建、技术、税收等方面实行“保姆式”服务,全程绿灯,全力支持,促其做大做强。“回归工程”实施的最初三年,全县共引进“回归”项目324个,“回归企业”、“回归项目”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和产值半壁江山。新华社《半月谈》将通城“回归经济”总结为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三种模式之一。2006年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在通城县召开。“回归工程”不仅弥补了通城国有企业改革后工业经济的空白,而且把通城工业发展推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

  以人才回归为内涵,以基层组织为依托,邀请能人回归干事业,促进“三农”发展。在“打工仔”中选“村官”, 在致富“能人”中选党员,邀请一批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的优秀回归人才进入村级基层组织,带动“三农”发展。2013年,全县167个村中有“回归村官”390人,担任村主职干部105人。一是机制上健全。健全选拔任用机制,深入考察、择优使用,大胆使用。由县乡领导结对跟踪培养,纯洁党性,提升服务群众、带领致富的能力。二是工作上支持。整合“三农”发展资金和项目,在立项、补贴等方面对回归村官优先扶持,安排专项工作经费,实行工作业绩和报酬挂钩机制,大力支持在本乡本土创办实业,发展集体经济项目。三是政治上关爱。以关心基层干部、厚看回归人才的用人导向对作出贡献的回归村官,通过招录公务员、评先表模等多种途径在政治给予关爱,激励回归村官全心干事业。

  以县域发展为平台,以市场主体为依托,发动能人回归创家业,推进全民创业。在政策、环境、服务等方面积极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调动务工经商人员带着资金、技术、渠道等市场资源回归创业,推进全民创业。一是建基地。结合油茶、生猪等特色农业板块建设,采取向具备一定规模的基地补贴、扶持的倾斜办法,鼓励有一定实力的务工经商人员回归建基地、领办专业合作社,有力推动特色板块规模迅速壮大。通城先后成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油茶基地建设重点示范县、瘦肉型商品猪基地县和名茶开发试点县。二是活商贸。立足通城三省交界的区位实际,大力发展各类商贸服务业,为广大中小投资者创造多元化的创业平台,吸引大批回归人员入驻创业,为商贸服务等产业注入了强劲的活力。三是搞配套。围绕县内六大工业产业集群和特色农业板块,鼓励回归人员以不同形式为企业提供原料、半成品、零部件,提供交通运输、专业维修等工业服务,开展农产品初步加工和经纪运销,最大限度发挥支柱产业和特色板块的带动作用。

  回归经济之升华

  面对“回归经济”带来的强劲发展动力,通城县委、县政府乘势发力,重塑特色,围绕“回归工程”辐射发展,打造绿色可持续发展新动力。

  以“回归工程”为支点,撬动产业体系升级。坚定不移地走“兴工强县”之路,大力发展“回归经济”,推动产业体系由低向高嬗变升级。推进倍增工程,引导产业发展向行业老大进军。立足涂附磨具、云母材料、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推动“回归经济”与传统产业“嫁接”,实施龙头企业“倍增工程”,引导发展要素向支柱产业集中、优势资源向龙头企业集中。玉立樊牌新城、平安电工三期和四期、福人药业和瀛通电子等8家企业的二期项目先后建成或启动,新上生产线43条,推出新产品51个。以平安电工为龙头的云母绝缘材料产业占有全国80%的市场。以福人药业为龙头的医药物流产业为通城赢得了“无通不药”的美誉。以瀛通电子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对接世界先进技术,成功跻身苹果、华为、三星等国际名牌供应商。随着“倍增工程”持续发力,产业潜能有效释放,全县工业经济蓄势而发。2013年五大产业产值比2011年增长67.9%,对全县工业增长贡献率达113.9%,工业上交税金比2011年增长109.6%,其中国税增长171.3%,地税增长97.8%。

  推进创新发展,拉动产业发展向科技领跑升级。平安电工某型产品成为“神州”飞船指定产品,获全国科技进步奖,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玉立集团率先建成了省级涂附磨具质检中心和技术中心,拥有亚洲一流的涂附磨具实验室,多个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创造了多个中国第一。福人药业成为我省创新型企业和省中药材现代化科技示范基地。通城县先后建成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1个、省级博士后产业基地3个,承担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5个,申请专利149项(其中发明专利46项),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5%,三次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

  推进要素回归,引领产业发展向“回归经济”深化。通城县域发展发源于“打工经济”,升华于要素回归,深化于“回归经济”。直接抓住“人”这一发展主体,以人才的回归带动资金、项目、企业、技术、市场等资源要素的回流,带动全县产业结构调整和县域经济转型发展。至2013年底,全县大大小小的“回归老板”数以千计,回归创业资金达160亿元以上,兴办各类小微企业、实体7300多家,相关从业人员2万多人,回归企业数量、产值分别占规模以上企业的71%和50%,“回归村官”自办实体280个,领办村级集体经济项目110多个,经济收入占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的89%。

  推进多元融合,促进产业发展向三产联动升级。坚持以工强农活商,促进工业与农业、工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黄袍山绿色食品公司集油茶深加工、规模种植、品种繁育、物流储备、主题公园于一体,建成国家油茶产业示范园,荣膺国家地理标志商标、中国驰名商标。通城成为全国油茶基地建设重点示范县和全省百家农业和农产品加工重点基地,成功承办全国第六次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油茶产业带动农民年创收1.5亿元以上。

  以“回归工程”为支点,促进城乡一体发展。立足“幕阜山综合开发示范县,中三角节点城市先行区”战略定位,以“回归经济”影响拉动边贸经济发展,通过兴业强镇、兴商活市,实现以城促镇、以镇带村、城乡同步崛起,推动县域经济由“单轮驱动、单点支撑”向“多轮驱动、多点支撑”转变。

  兴商活市。充分挖掘通城“一脚踏三省”边贸物流活跃的优势,着力打造以商业贸易为功能,以大中型批发、交易市场为主体,多种商业形态并存的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中百集团、苏宁电器等商贸巨头先后进驻通城,以湘鄂赣边贸中心、湘汉小商品批发市场为中心,泽中医药物流园、通泰建材市场、鸿森机电钢材市场、富源物流商贸中心等6大专业市场和13个农贸市场、5条商业特色街为辅佐的覆盖城乡的市场流通网络,辐射周边修水、平江、崇阳、临湘等县市,年交易额突破20亿元。市场的繁荣,最大限度汇聚了人流,带动了物流,激活了资金流。

  兴业强镇。明确各乡镇的主体功能定位,推动发展规划向中心镇扩展,主导产业向中心镇辐射。充分发挥乡镇产业园对县经济开发区的支撑作用,一手抓高新产业园、油茶产业园、医药物流园等“园中园”发展,解决产业和企业的布局问题;一手抓玉立樊牌工业园和乡镇产业园等“园外园”发展,解决开发区承载空间、承载能力问题,让乡镇产业园成为县镇两级同步崛起的经济支柱。至2013年底,全县建成工业园区13个,新引进工业企业35家,年产值占全县工业产值的27%,“一区多园”崭露头角,成为驱动通城跨越发展的新动力。

  引民进城。鼓励农村富余劳力离土不离乡,围绕城区居民的衣、食、住、行、用,搞活二三产业,进城开店、办馆、办服务实体。2011—2013年,仅隽水镇就吸纳外来人口近5万人,新增住房面积38万平方米,新增投资近5亿元。2013年全县小城镇个体私营经济营销额近40亿元,较2011年增长53%,小城镇二、三产业提供的税收占乡镇财政收入的80%左右。

  以“要素回归”为支点,激发全民创业热潮。用好杭瑞、武深、通界高速建成通车的机遇,进一步构建“山山水水找财路、农副产品找销路、剩余劳力找出路”的创业局面, 营造亲商、惠商、富商、兴商的浓厚氛围。

  打造开放环境。完善全民创业的扶持政策,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放宽市场准入,减轻企业负担,每名县级干部联系一家规模企业、牵头一个在建项目,40多名科级干部选派到企业驻厂服务,200多名干部常年奋战在项目建设一线,每年帮助招聘、培训技术工5000人次以上,帮助融资5亿多元,协调矛盾问题2000余个。“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成为社会共识,人人都有创业机会,个个都有创业激情。2013年,全县新增市场主体4580户,每28人中就有1人创办实业。全县资产千万以上的达1000多人,其中过亿的有10多人。

  树立创业导向。坚持在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服务发展、信访维稳“四个一线”选人用人,在三级干部大会上重奖“四个一线”先进单位和个人,对勇于创业创新的优秀人才,旗帜鲜明地给予精神、物质奖励。先后有1人被推选为全国时代先锋,3人成为全国劳模,57人成长为乡、村干部,256人次被选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板创企业、群众创家业、干部创事业蔚然成风。

  回归经济之启示

  通城县实施“回归工程”,初始目的在于发展民营经济,壮大工业规模。较早回归的一批企业,多数成长为通城重要的工业企业。现在,通城的“回归工程”已远远超越单纯招商引资范畴,不仅“回归企业”、“回归项目”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和产值半壁江山,“回归村官”更为基层组织建设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回归能人”引领全民创业呈现遍地开花态势。“回归工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成就的取得并非偶然,而是有其内在的因素。

  坚持思想解放,创造条件求发展。解放思想是发展的永恒主题,通城的“回归工程”源于解放思想。没有上世纪80、90年代通城县委、县政府倡导“山山水水找财路,农副产品找销路,剩余劳力找出路”和10万打工大军“孔雀东南飞”的思想解放,就不可能有“回归工程”的条件和基础,就不可能有工业经济振兴、民营企业壮大和农业农村发展。从引进项目到回归人才,从创办小实体到落户大企业,从单一回归到全民创业,从打造龙头到产业集成,也正是由于县委、县政府不断解放思想,深刻认识产业梯度转移和区域分工协作的发展规律,抓住机遇,才能创造性地实施“回归工程”。

      坚持多层推进,全民创业促发展。通城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生动的全民创业史。通城的老百姓创业意识强。不论学历高低,不论资金多少,不论地方远近,都敢于投资创业。县委、县政府顺应群众发家致富、建设家乡的共同愿望,在推进“回归工程”过程中,突破招商引资着力点单一,增长点单一的障碍,多层次纵深推进,多层次分头挖掘,县域综合实力不断攀升,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湘鄂赣商贸商品集散功能不断加强,最大限度地调动了社会各阶层的创业热情,从提篮小卖到网络营销,从打工办厂到品牌创建,从自产自销到资本运作,形成了全民创业助力“回归工程”的良好局面。

  坚持产业第一,创优环境护发展。感情是回归的敲门砖,引得进靠的是感情,但要留得住、发展好,关键还是要靠环境。由于内地市场机制相对更不完善,企业发展、个人创业面临着的困难更多更大,特别是在资源区位不均衡,区域竞争激烈的条件下,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不可或缺,不仅要扶上马,更要送一程。从配送土地到配送厂房,从一卡定费到税费优惠,从贷款协调到贷款担保,从专班跟踪服务到县级领导“包保”制度,从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到“一区多园”多位驱动、从高速公路纵横贯穿到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从融入中三角和长江经济带到纳入幕阜山片区扶贫综合开发,好的干事创业环境,让已经落户的企业和项目健康发展,吸引后续的人才和投资源源不断而来。尊重创业、尊重人才、尊重企业家的理念,浓厚的干事创业氛围,不断优化法制环境、政务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治安环境,让回归人才安心创业、舒心干事。

  坚持真抓实干,创造条件争发展。要将“打工经济”发展成“回归工程”,关键就在于干得实。通城的发展条件先天不足,发展环境也与兄弟县市有差距,但县委、县政府并没有因此就等靠要,而是坚定将“回归工程”一以贯之的理念和信心,坚定说得好不如做得实的思想,脚踏实地,一届接着一届干,硬件不足软件补,地缘不足人缘补,用改革和创新来解决发展道路上的困难,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在各级干部中大力弘扬想干、多干、会干、干成、干净的实干作风,营造团结和谐的干事氛围。县“四大家”用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的精神,赢得投资者的信赖,创造发展的机遇,推进“回归工程”的深入。

(执笔:吴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