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党史资料
党史资料
党史资料
通城县特色农业板块基地建设
2016-04-16
  通城县地处鄂南边陲,境内动植物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农业物产富饶。改革开放以来,通城结合本地实际,不断适应市场需求,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化建设,基本构建形成了以油茶、茶叶、生猪(简称“两茶一猪”)为特色的农业板块格局。2013年,茶叶、油茶和生猪板块规模分别达到5.2万亩、24.8万亩和出栏77万余头,板块系列产值达到4.87亿、2.5亿和14.9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65.1%。

  一、发展路径

  特色板块基地发展大致可分为改革开放初期至九十年代传统种养、分散经营和新世纪以后规模标准化种养、产业化经营两个主要阶段。

  (一)传统种养、分散经营阶段

  1、油茶

  改革开放初期,通城县油茶种植以山区农户零星种植为主。1978年至1985年是通城县油茶发展第一个高峰期, 1978年,全县油茶面积6.5万亩,主要分布在麦市镇、水兴区、沙堆区、马港区等偏远山区。1995年争取了省林业厅低产油茶林改造项目,通过低产林改造和引进选育鄂油“456”号、“寒露籽”等优良品系,部分品种得以改良,产量有所提高,效益有所增加。2000年前后,维持在10万亩、产茶籽250万公斤水平,同样以分布在边远山区乡镇中低高山区域为主。

  2、生猪

  过去,农户普遍采用圈养、熟食、粗饲、自然繁殖等传统散养方式,主要饲养通城“两头乌”地方良种,户平养猪2-3头。1982年起推广生猪“四化”(公猪外来良种化、母猪地方良种化、配种人工授精化、肉猪杂交一代化)技术。1988年起,推广养猪单一饲料改混合饲料、熟食改生食、本地猪改养杂交猪和未断奶仔猪提早补料的“三改一推广”饲养技术等,缩短了肉猪饲养时间,猪肉瘦肉率大幅度提高,养猪户积极性高涨,一批养猪重点户涌现,商品率提高,养猪经济效益提升。1984年生猪出栏突破20万头,1994年年突破30万头,1999年,全县生猪出栏达到34.45万头。

  3、茶叶

  通城茶叶生产栽培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至1977年,全县茶园面积达到4.8万亩。八十年代茶叶销售市场放开后,通城县社队茶场纷纷进入茶叶销售市场领域,受茶叶销售的高利润刺激,1987年至1993年的八年间,全县发展茶园3万余亩,其间从福建、湖南、安徽等地引进良种515吨、300余万株,使全县茶叶品种由以前杂乱的地方群体种向良种转变,茶园基础特别是建园基础和良种基础有较大的改观。八十年后期到九十年代,随着茶叶市场行情的变化,开始引进茶叶初精制机械、名优茶加工机械、茶园采摘修剪机械,并依托茶叶基地建成一批初、精制加工厂,茶叶加工也由原来单一的生产老青茶向炒青绿茶、红茶、精制茶、名优茶等多茶类发展。八十年代初期,全县80%的茶场改制炒青绿茶,1983年至1986年,部分茶场开始生产红茶,从1984年起,开始推广普及中高档名优茶。1995年,名优茶开始成为各茶场生产销售的主导品种。其间,为适应北方市场对花茶越来越大的需求,各茶场和茶叶经纪人还从本地和外省调进绿毛茶加工精制茶进而生产各类品种花茶。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全县高峰时有专业茶场250个,基本上村村都建有茶叶基地;有初精制加工厂212家,拥有各种茶叶加工机械1100台(套),茶叶加工经销人员6000多人,涌现出石南花亭茶厂、锦山精制茶厂、沙堆精制茶厂等一批茶叶税利大户,全国农业劳动模范柳落秋、湖北省劳动模范黎水保等一批茶叶行业先进个人。锦峰茶、沙堆毫绿茶、花亭特级茉莉花茶、县茶叶公司特级茉莉花茶在1987—1990年期间被评为农业部和湖北省优质产品。

  (二)规模化种养产业化经营阶段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基地和大户规模化生产,农业企业的发展壮大以及市场化经营手段水平不断提高,通城县“两茶一猪”真正开始进入产业化发展时代。

  1、油茶产业

  2009年国务院颁布《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发展木本油料上升到国家产业发展战略,通城县抢抓发展机遇,2010年进入全国100个油茶重点示范县之列,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通城县制订了《油茶产业发展十年规划》。规划2010-2020年,每年以新发展3万亩、改造1万亩速度推进,通过10年的努力,建成40万亩高产高效油茶基地,做响“本草天香”品牌,形成具有相当规模、产业配套的油茶生态产业园、深加工产业园和物流储备园,实现年产成品油2万吨、年总产值达到50亿元以上的宏伟蓝图。随后,县委出台了《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作为2010年一号文件下发,同时下发《专题会议纪要》,进一步明确了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在投资主体上,广泛吸引民间社会和外来资本投向油茶产业。在资金扶持上,设立600万元的油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在产业项目上,按照“统筹规划、相对集中、用途不变、渠道不乱、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模式,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捆绑使用,累计安排资金5亿元建设油茶基地和扶持油茶加工企业的发展。在基地建设上,实行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组和县直部门包基地的帮扶工作机制。至2013年,全县油茶面积达到24.8万亩,建成千亩以上连片基地16个,500亩以上连片基地31个,100亩以上基地73个,油茶综合产值近3亿元,成为通城极速增长的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

  为配合打造全县重点油茶示范县,2007年成立湖北黄袍山绿色产品有限公司,实行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开发,重点打造油茶企业航母。一是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发展模式,建设高标准油茶示范基地。公司自成立以来,自行建设油茶基地4.3万亩,带动全县2.5万农户发展油茶12万亩。二是做强做大企业。2011年公司在县经济开发区征地300亩,建设 “通城县油茶精深加工产业园”,至2013年9月底,产业园完成一期投资2.95亿元,建成年产1000吨茶皂素、4000吨化妆品用油、2.5万吨冷榨油茶籽、2.5万吨压榨一级油茶籽油的现代化加工企业,同时配套建设全国第一家油茶专业博物馆、现代化茶籽育苗控温大棚、油茶品系园等。2013年9月,公司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重点油茶企业”, 黄袍山油茶产业园被授予国家级油茶产业示范园。11月4-6日,产业园接受了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代表的检阅。公司成功开发“本草天香”冷榨食用油、营养强化茶油和“上古之水”高端纯天然洗护系列品牌30多个品种;2012年,“本草天香”商标被评为湖北省著名商标、CCTV“全国农产品最佳人气奖”,取得了绿色产品认证、有机产品认证、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出口食品卫生注册认证。2013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85亿元,利税3500多万元。

  2、生猪产业

  2001年9月,县委、县政府成立生猪产业化领导小组,制订和完善产业化发展规划,出台考核奖励办法,全县生猪出栏呈恢复发展。2002年2月,通城猪通过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注册,简称《TCZ》;全县基本形成玉立牌合、富康农牧、隽水上阔、五里程风为主的优质猪生产基地,养殖规模逐步实现由松散型向专业集约型发展,全县优质瘦肉型猪占70%左右。2003年5月,通城猪登上美国《遗传杂志》封面。10月,县畜牧局与华农合作,培育出肉质嫩美杂优猪—鄂青一号,在全县推广。2005年10月,“鄂青一号”取得国家工商总局商标注册;2006年“通城猪”地方良种列入国家级保护项目建设,当年生猪价格高位运行,每头猪利润在500元左右,全年生猪出栏在八年后再次突破40万头。

  2006年以后,通城县生猪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7年,县政府专题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快生猪产业化建设的意见》,省内六家新闻媒体来我县集中采访报道畜牧大县创建活动情况,当年生猪出栏突破60万头。2008年,县政府制订《通城县创建畜牧大县实施方案》,成立创建畜牧大县工作领导小组,推广“标准化150模式”技术养猪,年出栏百头以上的大户达2000多户,当年出栏生猪突破70万头,外调生猪60.5万头,首次被国家确定为生猪调出大县。

  2009年,全县重点推广沙堆富康农牧有限公司“一扶六包”、玉立牌合绿色农业生产合作社“四提供一回收”等生产经营模式。当年10月,玉立牌合绿色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富康农牧有限公司建成的万头生猪标准化养殖场通过省级验收。全年新增规模养殖场19个,新增“150”标准化猪舍60栋,共计达到385栋。2009年生猪出栏72.09万头,再次被确定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2010年,全力建设石南、沙堆、大坪、关刀、五里等5个优质商品猪乡镇,发展养殖小区和“150”养殖模式,推广“企业+协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年末生猪出栏达72.87万头。

  “十一五”期间,全县建成年出栏万头以上的标准化养殖场(小区)3个,年出栏千头以上的中型养猪场37个,标准化“150”模式猪舍431栋299户,全县养猪大户2042户,比“十五”末增加1056户。生猪规模化养殖出栏比重达到66%。牌合玉立猪场被授予国家级生猪标准化养殖场,新三汇、富康农牧被授予省级标准化养殖场,全县共发展养猪专业合作社9个,“通城猪”、“鄂青一号”、玉雨、井田、金隽等5个品牌通过商标注册。2011年,重点培育年出栏生猪300头以上的家庭式规模养殖户,全县新发展家庭式规模养猪户83户,当年出栏生猪73.51万头,12月,新三汇万头养猪场通过农业部验收,升格为“国家级生猪养殖标准示范场”。“华中两头乌”被农业部授予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2012年,全县建成年出栏万头以上标准化规模养猪场(小区)4个,年出栏千头以上的中型养猪场51个,新增4个;“150模式”猪舍509栋,新增120栋;新建“550”模式猪舍12栋。正大集团与玉立集团合作,投资2680万元对牌合万头猪场改造升级为2400头种猪场项目已完成一期工程;正大集团和长沙达可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大坪新三汇合作,投资3000万元将新三汇万头猪场改造成2400头种猪扩繁场、中央投资100万元的县种畜场改扩建项目全面完成,全县生猪杂交覆盖面100%,肉猪出栏率突破200%,优质三元猪出栏比例达到90%以上。全县生猪出栏达到74.06万头,出栏总量占全市的三分之一,位列全市第一。2013年,县委、县政府继续对生猪产业给予扶助,以县委1号文件下发《关于加快推进生猪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全县新发展“150”养殖模式猪舍58栋,“550”养殖模式猪舍18栋。全县生猪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年出栏达到77.16万头,创历史新高。

  3、茶叶产业

  上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全国茶叶市场复苏特别是名优茶销售日趋火爆,在大的趋势下,通城县茶产业再现活力。2000年起,水利、林业、农业、特产等单位和茶企老板买断国营、乡村集体茶场经营权20—50年,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2001年,浙江茶商组建诚通茶业公司,民营资本进入茶产业,具有资本雄厚、经营灵活的特点。2000年—2010年间,全县完成老茶园改造1.5万亩,改植更新良种茶园3000亩,茶园基础得到较大改善;各茶场共购置名优茶加工机械560台(套),全县基本实现名优茶的机械化生产,名优茶生产销售成为各茶场经济效益的主要来源,同时,通过改造茶园基地道路、茶园绿化、维修改造茶场车间、房屋等措施,茶叶企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2003年,通城茶叶列入《湖北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4年锦峰茶入选《湖北名茶》,2006年,锦山基地茶厂列入全省茶叶加工标准示范厂。锦山、沙堆、百丈潭、双狮、霞光、大柱、五里、夏江源、向阳等茶叶基地和加工企业成长为我县茶叶板块的中坚力量。

  2012年,咸宁市委、市政府实施重点打造“茶叶、油茶、楠竹”三个百亿元产业战略。2011年和2012年,通城县茶叶列入中央现代农业高效茶园发展项目,两年共争取中央财政项目资金1600万元,共完成低产茶园改造1万亩,施入饼肥等高效肥料1000吨,更新名优茶加工,采摘修剪机械160台,完成无性系良种扦插育苗800万株,新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2000亩。通过项目建设,全县共新增效益过亿元。

  期间,部分茶企通过股份制改造和企业扩增,实力不断增强。2005年,宝塔茶厂改制成霞光茶业有限公司,成为股份制企业,2010年公司投资1000万元,整体搬迁到锡山工业小区。2012年初,双狮茶业公司在县经济开发区高新产业园征地160亩,建设双狮茶业精深加工科技产业园,至当年底,共投资1.1亿元,新上茶叶自动加工生产线3条,配备各种加工设备110多台(套),建成企业研发和质检中心,形成年加工茶叶1500万公斤,销售收入3亿元的能力,成为鄂南地区最大的茶叶精加工、茶叶出口基地和茶叶研发中心,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1.7亿元。

  到2013年,全县茶园面积达到5.51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面积1万亩),茶叶总产量1380吨(其中名优茶300吨),茶叶系列产值近5亿元,全县列入规模以上茶叶企业3家,有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市级3家,重点企业全年完成茶叶产值4.27亿元,九井峰、锦峰、锦和、双狮、霞光、百丈潭先后被评为咸宁市著名商标。

  二、主要成效

  1、推进了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县委、县政府明确“两茶一猪”产业发展定位后,通过鼓励、扶持、引导规模化发展,一批示范基地、专业乡镇、专业村组、专业大户和规模养殖小区蓬勃兴起。同时,通过改良品种、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成果,全县农业科技水平明显提高,彻底改变了以前分散种养、技术水平低、生产周期长、产出率和商品率低、经济效益低下的状况。以生猪为例,1978年前,农户多数户养2-3头猪,一年仅出栏一批;而目前大户一般年出栏生猪在100头以上,一年可出栏二至三批。

  2、增加了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2013年,“两茶一猪”块板系列产值达到22.27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65.1%,是1978年全县农业总产值5578万元的39.9倍;“两茶一猪”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4.45万人,其中一产3.2万人,二产0.4万人,三产0.85万人,按一产人员年人均收入1万元,二产人员年人均收入2万元,三产人员年人均收入3万元计,每年全县农民从“两茶一猪”中获得的收入6.55亿元,人均1.44万元,是农民家庭经营收入3倍以上,成为农民务农收入的主要来源,专业大户年收入一般在5万元以上,有的达到10-20万元。

  3、扩大了通城知名度和产品竞争力。“本草天香”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通城“两头乌”是全国地方良种猪的名贵品种之一;茶叶制品、腊肉制品和油茶系列产品在全国和中南地区有较高的知名度,中央电视台科教栏目、湖北日报、农民日报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动物遗传资源信息》杂志等媒体上对“两茶一猪”产业都有过宣传介绍和报道。

  三、有益启示

  1、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尊重农民传统种养习惯,是推进农业特色板块基地发展的基础。通城山地面积大,气候条件适宜,人口密度大,劳动力资源丰富,广大农村有传统的种植油茶、茶叶、养殖生猪的历史习惯,种养技术和水平较高,农民接受新技术新品种能力强,商品意识较强,这些优势和条件为“两茶一猪”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2、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牢牢把握国家产业发展政策,是推进农业特色板块基地发展的前提条件。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对农产品统购统销政策开始松动,通城县农民及时捕捉商机,敢于突破当时购销体制,率先开展茶叶自产自销,在全国引起《一场茶叶的风波》专题大讨论,推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老茶改细茶,细茶改名优茶,茶叶产业每一步的发展都是市场需求促动的结果。生猪生产由分散散养到规模养殖,由养殖地方品种到养殖瘦肉型杂交猪,由熟食改生食,缩短了养殖周期,适应了消费结构需求,提高了规模养殖效益,也是市场不断变化的结果。2009年木本油料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国务院提出建设100个油茶重点示范县目标,通城县抢抓机遇,积极争取,出台相关配套扶持政策,这也是近几年我县油茶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

  3、政策强力支持,整合项目集中投入,是农业板块基地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油茶、茶叶、生猪产业发展作为现代农业和产业化发展的有力抓手,几十年如一日紧紧抓牢在手上。在油茶发展上,县委、县政府多次对油茶产业发展进行研究部署,在鼓励社会资本投入、设立专项发展基金、对基地、大户实行造林补贴、整合项目资金投入、县乡领导包保示范等方面出台一系列加快发展政策,推进了通城县油茶产业的发展。“十二五”期间,全县共新发展油茶基地12.8万亩,改造老油茶林4万余亩。生猪产业发展上,县委、县政府先后下发10多个关于加快生猪产业发展的文件,对“150”、“550”和万头生猪养殖小区实行以奖代补,每年安排防疫、品种改良、能繁母猪补贴专项资金,开展大县和大乡大镇创建活动,生猪市场疲软时出台保护措施等,推进了生猪产业健康稳定发展。茶叶生产上,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对各地发展茶叶基地无偿提供茶树良种,2011年和2012年,在全县34家茶场实施高效茶园发展项目,有力地推进了我县茶叶基地的转型升级。

  4、探索各类型产业发展模式,调动群众积极性,是推进农业板块基地建设的有效手段。在“两茶一猪”产业发展上,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利用自身的资金、技术、品牌、销售等优势,与基地、大户合作联营和股份制经营,提高了基地建设质量和水平,保护农民发展的利益,解决了发展以后销售难题,调动农户发展积极性。油茶产业发展上,以黄袍山公司为主体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股份合作模式,由公司、合作社统一规划、统一提供种苗和农资、统一开发建设、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购加工销售,农户负责日常管理,按山地面积和投劳入股,受益后按股分红,有效解决了农户投入能力不足和产品加工销售两大难题,带动了全县油茶基地大发展。茶叶产业发展上,双狮茶业、锦山茶业、百丈潭茶业、天岳有机茶业等龙头企业,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共建茶叶基地,统一生产技术管理,统一原料质量要求,统一加工工艺,统一商标、品牌,统一对外销售的“五统一”模式,实现了生产、加工销售的标准化、系列化生产,提高了企业和农户的经济效益;生猪生产上,富康农牧、玉立牌合、新三汇等企业采取“一扶六包”、“四提供一回收”等模式,与养猪大户建立了紧密的技术协作、生产合作关系,通过降低饲料成本、保底价收购生猪,即使生猪价格下跌,农户仍有利可图,而龙头企业依靠规模经营和提供仔猪、饲料等,也减少了生产成本,实现企业、农户两赢。

(执笔:杜楼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