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党史资料
党史资料
党史资料
湖北蒲圻纺织总厂创业与改革
2016-04-20
  湖北蒲圻纺织总厂(以下简称蒲纺)位于赤壁市城南约8千米处的陆水湖风景区办事处荆泉山境内,厂区占地面积3平方千米,京广铁路、京广高速铁路、107国道、京港澳高速公路与厂区公路相连。   

  蒲纺创办于20世纪60年代末,其前身系中国人民解放军2348工程二处,1975年移交湖北省,定名为湖北蒲圻纺织总厂(地师级)。1997年更名为湖北蒲纺集团有限公司。2004年2月下放到赤壁市,实行属地管理,随之依法破产改制。2006年,成立赤壁市蒲纺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2009年5月,升格为省级经济开发区,更名为湖北赤壁蒲纺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对外开展业务为湖北蒲纺集团有限公司)。  

  一、蒲纺创业历程

  (一)蒲纺创建

  1969年,毛泽东主席和党中央号召全国人民“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在内地建立三线军工企业,为赢得未来战争谋篇布局。1969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党委为改善部队装备,决定在湘鄂交界处兴建2348工程一、二、三处。该工程报经周恩来总理签署同意兴建,由时任总后勤部部长邱会作负责指挥。

      按照“靠山、近水、扎大营”的建厂要求,1969年11月7日,2348工程二处选址在湖北省蒲圻县城南约8千米的荆泉山境内(另两处在湖南岳阳云溪和长岭),并决定将在此地正在筹建的中南化工厂接收,新筹建合成石油化工纺织联合企业,定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2348工程第二筹建处,下设6个大队:一大队纺织厂;二大队人造毛皮,后停建;三大队丝绸厂;四大队针织厂;五大队机械厂,后改为印染厂;六大队为水、电、汽工程。生产方向是涤纶经编布、锦纶织绸、晴纶人造毛皮等军需物资。

  1970年6月,2348工程二处正式开山放炮,修路搭桥,着手兴建。是年,总后勤部先后从上海、西安、洛阳、武汉等地的军工企业抽调技术骨干参加二处筹建。同时,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招收大中专毕业生、下乡知识青年,在周边县市录用复退军人,组成万名三线“军工”投入建设。他(她)们汇集荆泉山后,借住民房、食宿工棚,由驻厂军代表带领,夜以继日,劈山平地,搬石挑砖,盖房建厂。广大职工不怕苦不怕累,全力以赴投入工程建设,为蒲纺的发展贡献了热血与青春。

  1971年3月,总后勤部将2348工程指挥部更名为化工生产管理局,代号为二七七部队。6月,被编入全军化工序列,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3110工厂。1973年4月,3110工厂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蒲圻纺织总厂,为地(师)级单位。一大队更名为3552工厂,三大队为3553工厂,四大队为3554工厂,五大队改为3516工厂。至年底,在蒲圻县和中建总公司所属六公司、三公司的支持和援建下,纺织厂、丝织厂、针织厂、机械厂(后转产为印染厂)、服装厂相继建成投产,企业自备铁路专用线投入营运。通过3年多建设,一座时为亚洲第一流的大型纺织企业矗立在地处陆水湖畔的崇山峻岭之中。

  (二)蒲纺“军”转“民”

  1973年12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将总后勤部管理的岳化(岳阳石油化工总厂的简称)所属企业和蒲纺总厂所属企业成建制移交地方,由燃化部和湖北省革命委员会代管。1975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蒲圻纺织总厂正式移交湖北省,定名为湖北蒲圻纺织总厂,为省轻工业局直属企业,单位行政级别不变。所属的3552工厂改为东风纺织厂,3553工厂改为向阳丝织厂,3554工厂改为红旗针织厂,3516工厂改为胜利机械厂。企业生产方向改为军需民用,以民为主。1980年5月,经省政府批准,蒲纺总厂所属工厂分别去掉“东风”、“向阳”、“红旗”、“胜利”等名称,企业以产品定名;服装厂改为针织二厂。

  至20世纪80年代初,蒲纺热电厂竣工,蒲纺总厂建设初具规模,全厂占地300万平方米。其中工业用地120万平方米,厂房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职工总数15456人。企业集纺织、丝织、针织、印染、服装、热电、运输、贸易、供销、教育、卫生于一体,形成门类齐全的十里纺城,为全省最大的纺织联合企业,拥有8个控股及全资专业主体生产企业和7个辅体经营公司、单位,是全省52家“巨人工程”企业之一。

  (三)蒲纺生产效益

  20世纪80—90年代中期,蒲纺生产的主要产品有纱、坯布、印染布、针织品、丝织品、服装、袜子7大类、20多个系列、300多个品种。其中精梳T恤衫、“环山牌”针织鞋帽布2个产品获国优,褶皱布、衬衣布、蚊帐布、涤纶外衣布、针织呢、将军呢、舞玫缎、塔夫绸、呢丝纺、天鹅绒、警服蓝等12个产品获部优、16个产品获省优,其“翠泉”牌精梳纺系列被湖北省命名为“精品名牌”产品。精梳针织用纱获省商检局免检产品,有直接进出口权。1983—1990年,在全军每年的军品服装评比中,蒲纺军工产品皆名列前茅,成为总后勤部当时的定点服装生产厂家。  

  1985年8月,蒲纺总厂与香港益达公司合资兴办天龙(国际)针织企业有限公司。其民用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美国、欧洲、东南亚、中亚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1985年,湖北省新闻制片厂拍摄的《鄂南山区里的十里纺城》这样介绍蒲纺:“这是鄂南山区一颗闪耀的明珠,是幕阜山余脉荆泉山下崛起的一座纺织城,是我省最大的纺织企业,其产品走遍全国,走向世界。”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企业年销售收入达7.5亿元,累计上缴利税9亿元,是建厂时国家投资9000余万元的9倍多,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山沟里飞出金凤凰,企业连续5年跻身全国500强,1992年被国家定为大型一档企业。

  (四)蒲纺文化建设

  蒲纺1.5万名职工来自全国各地,厂区内有标准的北京话、上海话,有纯正的四川话、陕西话,有地道的武汉话、湖南话,有学讲的蒲圻普通话,天南地北的风土人情,多元化的文化在这里汇集、融合,形成蒲纺独特的企业文化。

  物质文化:蒲纺依山傍水,自然风光秀丽,生态植被良好。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这里就建成了宽阔的柏油马路和琳琅满目的百货商城;一排排单元式的职工宿舍内建有厨房和卫生间;做饭烧的是液化气,用的是自来水,照的是彻夜通明的电灯。节假日时,老乡、战友、同学聚会,北方的水饺、南方的腊肉、西北的羊肉泡馍、东南的海腥风味,在这里彰显;职工食堂每天的菜谱上有鲁、川、粤、闽、苏、浙、湘、徽中国八大名菜名味,职工各买所好,可谓“身居山沟,吃遍全国”。全国支援三线建设年代,烟台的苹果、舟山的带鱼、河北的大枣、河南的猪肉源源不断运送到蒲纺,分配给职工。每逢春节,厂组织车队送周边县(市)职工回家过年;使蒲纺人深感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精神文化: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蒲纺创办《蒲纺报》、建有电视台,串联起闭路电视网络;组织各种笔会、诗会,成就了饶庆年等乡土诗人。蒲纺有自己的文工团,其专业水准可与武钢、二汽企业文艺团体媲美。1984年11月7日,蒲纺举行15周年厂庆,15条金龙在厂体育场翻滚,象征辉煌时期到来。1986年,蒲纺首支时装模特表演队在武汉民众乐园惊艳亮相,轰动武汉三镇。著名歌唱家李谷一为团长的中央歌舞剧团到蒲纺慰问演出,歌手韦唯等一批新秀齐刷亮相,剧场外万人攒动,一票难求。在蒲纺中心体育场,全国青少年足球邀请赛曾在这里举行。20世纪80-90年代中期,蒲纺各分厂都有自己的俱乐部、灯光球场、歌舞厅。每天晚上,各俱乐部都与全国大城市同步放映最新的电影大片。在明亮的灯光球场上,有各支球队龙争虎斗的比赛场面。在彩灯闪烁的歌舞厅内,动人的乐曲和曼妙的舞姿衬托出纺城夜空别有的韵味。蒲纺是一座不夜城,通过这座不夜城,使蒲纺的大龄男女组成无数个小家庭,在这里劳动、工作、生衍,给蒲纺人带来了美满幸福和希望。

  (五)蒲纺人物

  蒲纺经过军工企业的锤炼和企业文化的熏陶,在艰苦创业过程中造就了一支优秀的产业工人,全厂先后获省及省以上各项奖励200多个,涌现出一批优秀人物。在这座十里纺城产生出全国党代表1人、全国人大代表3人,全国劳模4人,湖北省党代表和人大代表各1人,省劳模4人。他(她)们分别是原纺织厂操作能手、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党代会代表吴忠英;全国劳模、两届全国人大代表苏燕;省劳模、全国人大代表丁桃明;省劳模、湖北省人大代表律湘娥;省劳模、湖北省党代会代表邓秋红和省劳模胡勤东等。特别是全国纺织操作大赛一等奖和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人大代表张艺霞在操作规程创新上作出了突出贡献,1995年4月20—22日,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纺织部、劳动部等十几位部级领导和全国各省、市代表140余人齐聚蒲纺,推广张艺霞所创造的“四三四”操作法。这是纺织行业在新中国成立初推广“郝建秀操作法”以来,第二次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推广示范“张艺霞操作法”,给蒲纺极大鼓舞。2004年,企业改制后,蒲纺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常雨琴热心帮扶下岗困难职工,被誉为“知心大姐”,全国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常并在表彰大会上作交流发言,受到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

  二、蒲纺全面改制

  蒲纺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一直经营“围墙经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加上技术装备老化,资金短缺,且负债逐年加重。为摆脱困境,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蒲纺不断推进改革,探索发展新模式,并取得显著成果。

  (一)企业实行属地管理

  为探索改革路子,1997年8月,蒲纺总厂初次改制,将总厂改为“湖北蒲纺集团有限公司”,纺织厂改为“蒲纺三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印染厂改为“蒲纺三元印染有限公司”、热电厂改为“蒲纺三能热电有限公司”,另3个分厂分别改为“蒲纺丝织厂”、“蒲纺针织厂”、“蒲纺纺织二厂”,但经营管理模式大多沿袭原来一套。后蒲纺虽几经拼搏,终未能走出困境。至2003年末,企业资产总额为8.02亿元,负债总额为8.82亿元,“收不抵支、资不抵债、全面停产、全员下岗”。

  湖北省政府四任主要领导把蒲纺作为全省国有企业改革脱困的联系点单位。2004年初,省委、省政府决定将蒲纺下放到赤壁市管理。2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调整蒲圻纺织总厂管理体制有关问题的通知》,蒲纺由省属企业下放到赤壁市,实行属地管理。并由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省总工会、省纺织行业办等14家厅、局级单位组成工作组,进驻蒲纺研究改革方案。赤壁市接管蒲纺后,委派市政协副主席张斌担任蒲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带领市委办、市政府办、经贸局、财政局、审计局等13个单位组成的工作组,全面落实省政府关于蒲纺改革方案,启动蒲纺改制工作。

  (二)企业依法破产改制

  蒲纺移交赤壁市后,打响了改革的攻坚战。集团公司党委按照“四个一”即:“依法破产退出一块,剥离移交地方一块,引资重组搞活一块,辅体改制民营一块”的改革思路,全面改制。

  主体企业实行政策性破产。蒲纺集团公司党委根据所属6家主体生产企业的实际,申报国家政策性破产,并通过国务院批准。2004年初,蒲纺针织厂、丝织厂、纺织二厂3家企业向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同年3月10日,省高院下达关于同意立案受理上述3家企业的破产申请函,3月11日赤壁市人民法院作出民事裁决书。通过清算,于同年10月20日由赤壁市人民法院宣布破产终结。2006年冬,三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三元印染有限公司、三能热电有限公司3家企业通过同样程序办理破产手续。

  辅体企业实行依法破产。蒲纺供销运输公司、蒲纺商贸公司、天龙(国际)针织企业有限公司3家辅体企业先后实行依法破产。

  服务性企业转民营。蒲纺总厂原有蒲纺进出口公司、三鑫纺织器材有限公司、蒲纺三维房产建筑有限公司等3家服务性企业,按照集团公司党委制定的统一方案、统一标准、统一时间,于2004年3月底前转为民营。

  (三)社会职能对口移交  

  根据中央有关政策及蒲纺总厂改制总体要求,经赤壁市委、市政府批准,蒲纺总厂所属企业办社会的职能部门于2004年4月对口移交市直相关部门。蒲纺医院资产净值2664万元,总负债842万元,在册职工579人(其中退休135人),全部移交市卫生局。蒲纺防疫站总资产30.3万元(含房屋),总负债27.9万元,人员20人(其中退休6人),全部移交市防疫站。蒲纺新闻中心(含蒲纺电视台、报社)总资产333.95万元,人员20人,全部移交市广电局。蒲纺消防大队资产净值11.5万元(消防车4台,指挥车1台),人员25人,移交市公安局荆泉分局代管。市政建设:蒲纺有主干道5.9千米,支干线5.3千米,人员11人,移交市城建部门,纳入市政统一管理。蒲纺自来水厂职工72人及水厂设施移交市自来水公司。蒲纺供电设施移交市电力公司。环卫工作由市财政每年列支环卫费10万元,用于蒲纺厂区垃圾清扫。蒲纺教委及学校:有5所中、小学,在职教师318人,校舍总面积42770.9平方米,资产总额879.61万元,全部移交市教育局。 

  (四)成立工业园区和企业社区

  蒲纺工业园区。蒲纺总厂全面改制后,蒲纺集团公司党委为盘活蒲纺存量资产,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理顺园区管理体制,打造全省纺织服装优势产业集群,2006年经赤壁市委、市政府申报,咸宁市编委会批准,成立赤壁市蒲纺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为赤壁市人民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园区管委会内设党政办公室、劳资财务部、资产管理部、招商协调部。2009年5月,蒲纺工业园区申报省级经济开发区,获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时被湖北省确定为重点扶植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赤壁市蒲纺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更名为湖北赤壁蒲纺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对外开展业务为湖北蒲纺集团有限公司),为赤壁市人民政府派出机构。

      企业社区。蒲纺总厂有职工及家属3万多人,随着主体企业改制重组,职工身份置换到位,以前按企业行政建制管理的模式不复存在,必须按现代社会管理要求,组建新的管理机构承担蒲纺职工由“企业人”转为“社会人”后的管理工作。2004年,经市政府同意,在蒲纺设立桃花坪、六米桥和桂花树社区。各社区分别建立了居民小区;成立了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聘任了楼栋长、信息员;成立了协商议事、计划生育、老年工作、文体工作4个工作委员会和综合治理、维稳工作两个领导小组。同年8月,3个社区正式运转,接管总厂原管理的社会事务,社区从管理、教育、文化、维稳、卫生环境、服务等方面入手,全面扎实开展工作,受到居民广泛好评。

  (五)企业改制成果

  蒲纺总厂改制后,蒲纺工业园区管委会按照“解放思想,砥砺前行,二次创业,建设新城”的要求,全力创新发展思路,不断扩大改革成果。至2013年,园区内共兴办企业52家,其中纺织服装类企业3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8家;实现工业总产值43亿元,比上年增长18%;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12.95亿元,增长19%;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1亿元,增长10.9%;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15亿元,增长0.2%;完成税收1500万元。同时,惠及民生的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如火如荼进行。

  蒲纺锐意改革,发展经济,关注民生的举措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2007年,蒲纺被评为全省国企改革先进单位。2011年,蒲纺工业园区荣获湖北省“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12年荣获湖北省开发区统计工作先进单位,园区妇联荣获“三八红旗集体”称号;2013年园区工会荣获省职代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05—2013年,桃花坪社区先后获得省级文明社区、湖北省绿色社区、荆楚最美社区、湖北省科普示范社区称号;六米桥社区先后被湖北省评为“和谐社区”和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单位。

  三、蒲纺改制的主要经验

  (一)把改制政策宣传到位,让广大职工支持改革

  蒲纺的创业与发展是蒲纺15000多名职工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成果。企业改制涉及各方面利益,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酿成骚乱事件。如2003年3月,蒲纺面临破产,决定改制,计划由香港某公司(股市崩盘)接管蒲纺,企业将由国有改为民营,职工将要改变归宿,心里难以承受,说是“献了青春献子孙”。5月30日晚,5000多名职工聚集到正在蒲纺调研的省政府领导住地,要求与领导对话,形成群体上访局面。此次改制受挫的主要原因是广大职工对改制的方案不晓而人生又面临着巨大落差,企业多年沉积的矛盾和问题爆发引起的。为把改制政策宣传到位,做到阳光操作,是年底,省、市领导同蒲纺集团公司党委反复研究,决定采取“四个一块”的改制方案,并多次分别召开总厂、分厂职代会,通过改制方案,取得职工对方案的认可。2004年初,省委、省政府决定蒲纺下放到赤壁市。2月16日,蒲纺召开中层以上干部大会,时任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周坚卫和时任咸宁市委书记李明波到会宣布决定,宣讲政策。改制期间,蒲纺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张斌抱病深入到职工中间,交心谈心5000多人次,宣传改制政策。公司领导以勤奋的工作和人格魅力赢得广大职工的信赖和理解。在利益得失面前,广大职工深明大义,舍小家为国家,积极支持改革。

  (二)把改制员工安置放在首位,让广大职工放心改革

  企业改制的核心是职工身份置换到位,职工移交安置到位。蒲纺在改制过程中,始终把职工的安置放在首位,并采取三条措施:一是细致耐心做好思想工作,在政策的框架内尽可能使下岗职工多得到一些保障,让职工放心改革。蒲纺改制前共有职工15456人,其中离退休3212人;在需要安置的11813名职工中,按照改制政策,一次性卖断工龄安置9139人,这些职工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有3000多人离厂外出打工;提前5年办理退休手续的508人;享受内部退休待遇的675人;工龄30年以上享受企业生活费待遇的1388人;特殊工种及工伤病残人员共90人,按政策分别安置到位。全厂职工安置费用累计2.01亿元;企业比较平稳渡过了“阵痛期”。二是开展招商引资,盘活存量资产,推进再就业,让再就业职工顺心、顺意。2006年1月,时任省长李鸿忠到蒲纺调研,提出把蒲纺工业园升格为省级开发区,5月获批。园区工委抢抓新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再就业。仅2013年,园区新增就业岗位620个;改制后的9年间,有6000多名下岗职工在蒲纺重新就业。三是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蒲纺工业园区管委会利用社区平台开展扶贫帮困,2013年为6465名退休人员调整养老金待遇;为859名“4050”灵活就业人员申报社保补贴;配合民政部门核定低保户2899户5244人,发放低保金970万元,基本做到应保尽保。

  (三)把改制后园区开发纳入新城建设,让蒲纺人共享改革成果

  建设蒲纺新城,让蒲纺人共享改革成果。2011年5月,新调整的蒲纺工业园区管委会领导班子提出把蒲纺建成“生态、宜居、兴业”的都市产业园。2012年6月15日,咸宁市委副书记、时任赤壁市委书记丁小强和时任赤壁市市长江斌带领市直17家主要负责人齐聚蒲纺,召开“支援蒲纺新城建设现场办公会”,决定把蒲纺新城建设纳入全市“三城三区”(赤壁古城、生态新城和蒲纺新城)建设。对棚户区及道路、供水和文体中心进行全面改造,不断提升蒲纺新城品味。至2013年,黄荆岭小区和709仓库地段(翠泉花苑)共竣工住房30栋、574套、计5万平方米,年底已全部分房到户;纺城名郡商住楼正在建设中;从桂花树至六米桥商业中心全长2.18千米的厂区公路改造完工,并进行硬化、黑化、立体绿化和铺设人行道板及配套设施建设;新铺设长1.5万米的供水管道和长2015米的入户支管改造工程正在进行中;桃花坪游泳中心一期改造工程于同年6月底竣工投入运营;“二三四八军工文化长廊”于“5·1”对观众开放;蒲纺新城建设正在有力有序推进,职工说昔日建设场面又回来了。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重整蒲纺雄风的梦想必将尽快实现!

(执笔:汤大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