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资政报告
资政报告
资政报告
《资政报告》第22期
2017-03-30

盘点红色家底 提升咸宁自信

  

  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红色文化可以转化为物质财富。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深入研究党的历史,认真学习党的历史,全面宣传党的历史,充分发挥党的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今天,党和国家的事业正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向前迈进,新的形势对党史工作提出新的任务,要求党史工作进一步提供历史经验,更好地为现实服务。咸宁市委十分重视党史工作,对党史工作予以高度重视,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市委书记丁小强在中国共产党咸宁市第五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要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教育人、塑造人,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弘扬鄂南英烈精神、铁军精神,拓展新时期咸宁精神。”“加强文化遗产、档案记忆和古民居的保护、传承和利用,精心塑造咸宁历史文化、特色文化、红色文化。党史资源丰富的咸宁到底有多大的红色家底呢?让我们一起作一个简要的回顾。

  一、革命烈士众多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咸宁有10余万人为革命英勇捐躯,其中在册革命烈士1万余人。咸宁籍著名的革命烈士有被称为“红色教授”、“最优秀的教育家”的钱亦石,咸安区人,抗战时期被授予国民革命少将军衔,被周恩来任命为战地服务队队长,19381月在上海抗战前线病逝;被称为“青年楷模”何功伟,咸安区人,曾任鄂南特委书记鄂西特委书记,194111月在恩施县牺牲,恩施县至今有何功伟村;被称为“没有走上授衔台的将军”叶金波,通山县人,曾任鄂东南独立红三师政治委员、红十七军副政治委员、参谋长,19342月在通山殉难;参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胡龙奎,崇阳县人,曾任八路军359旅后勤部副部长,19473月病逝。不少人家是一门英烈,如通山县朱正时一家8人参加革命7人牺牲。湘鄂赣省委书记陈寿昌、鄂东南道委书记吴致民、湘鄂赣省军区北路指挥部参谋长肖克允、鄂东南独立红三师师长肖高蔚都英勇牺牲并长眠在咸宁。

  二、高级干部众多

  革命老前辈彭德怀、罗荣桓、滕代远、邓萍、何长工、李灿、邓乾元、程子华、黄克诚、罗亦农、王平、杨勇、肖克、傅秋涛、钟期光、江渭清、徐彦刚、严图阁、王首道王震、王恩茂、张体学等等,在咸宁留下了战斗的足迹,为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流传着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咸宁籍建国后被授衔的高级将领有咸安黄永胜上将通山籍的阮贤榜、阮汉清、梅盛伟(少将),崇阳籍殷承桢、赵国泰(少将);高级干部有咸安籍的钱瑛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监察部长)、通山籍的陈时夫最高人民检察院华东分院副院长。他们的生平事迹也是进行党性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反腐倡廉教育的鲜活教材。

  三、党史亮点众多

  一是国共合作的大革命运动风起云涌,当时的《汉口民国日报》经常报道鄂南革命况。二是发生在咸安的汀泗桥、贺胜桥战役为北伐战争的胜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叶挻独立团的“铁军精神”也于此发韧。三是鄂南秋收暴动打响全国秋收暴动第一枪,建立八七会议后全国第一个具有苏维埃性质的县级红色政权,推动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罗荣桓元帅从通城起步,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四是九宫山、冷水坪成为全面抗战前夕全省重要的两块游击根据地,这里的红军游击队的斗争一直坚持到第二次国共合作,最后汇入抗战洪流。五是鄂南全面抗战期第九战区,在幕阜山北麓发生多大规模惨烈战斗;郭沫若、李德全等曾率领南战场慰问团到前线慰问抗战官兵。六是王震、王首道、王恩茂率领南下支队进入鄂南,沉重打击了日军、伪军、土匪武装,创建了湘鄂赣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实现了党中央“以为南北枢纽”的战略目标。七是“文革” 期间,中央领导李维汉在咸宁干休所生活一年多。八是文化部“五七干校”建在咸宁向阳湖,6000多名文化人曾下放到这里劳动和生活

  四、革命遗址众多

  201010月,市委党史研究室根据上级党史部门的统一部署和市委的安排,完成了全市革命遗址普查工作。经普查统计,全市重要革命遗址共计123处。其中,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43处,如鄂南暴动莲花塘遗址、鄂南秋收暴动农民革命军指挥部遗址、通城县劳农政府遗址、通山县工农政府委员会和红三团前委扩大会议遗址等;重要历史事件及人物活动纪念地12处,如罗荣桓纪念馆、鄂东南道委扩大会议遗址、汀泗桥战役纪念馆(现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领导人故居12处,如彭德怀旧居、钱瑛故居、王首道旧居、钱亦石故居、何功伟故居、王震旧居、张体学旧居等;烈士陵园、纪念碑、塔15座,著名烈士墓15座。

  研究成果丰富

  一是党史资料得到了大力挖掘和抢救,党史岀版成果丰硕。市委党史研究室整理编辑、出版发行了党史资料、正史、组织史资料、英烈传、人物传记共32种,其中包括《中国共产党咸宁历史》第一、二卷,《鄂南英烈传》共4县、市、区党史部门编辑出版相关书籍49

  二是党史素材被提炼加工成文艺作品,党史宣传教育进一步普及。党史部门与有关单位协作,拍摄了电视片《元帅从这里起步》、《功勋》、《铁骑南征》及电影《钱英回乡》等。长达5760行的《通山革命歌》已创作完成,为“中国汉族民间叙事长歌之乡”的一部新的力作

  三是党史人物研究不断加强,岀现了一批佳作。除党史部门、新四军研究会等机构外,民间岀现了一批研究、撰写党史人物传记的作家,在党史部门的帮助下,完成了《黄菊庄革命春秋》、《青年楷模何功伟》、《钱瑛传》、《钱亦石》、《李先念与嘉鱼》、《李平革命记叶金波传等著作。

  四是党史研讨、纪念活动不断增多,效果明显。市委党史研究室专题著作《鄂南建立全国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研究》已完成初稿。通山、通城多次举办鄂南秋收暴动与红色政权研讨会、座谈会,取得了成果,扩大了影响,引起了社会和党史专家的普遍关注。通城县申请承办2018年第五届湘鄂赣苏区论坛,获得成功。纪念建党节、建军节、红军长征胜利等活动日益隆重,到烈士陵园、墓瞻仰、献花活动日益普及。

  五是革命遗址保护逐渐被重视,不断深入人心。市政府于2004年公布了第一批10个革命遗址保护单位,对革命遗址保护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现在一些地方民间保护革命遗址的热情很高,要求开发利用革命遗址的要求也很高,并有实际行动。

     (咸宁市委党史研究室  徐赐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