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通山县
通山县
通山烈士陵园
2016-01-19

  该遗址位于通山县城凤池山下、凤池广场旁。

  通山是革命老区,是鄂东南革命根据地、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年,不到 20 万人的通山有 10 万余人参加革命,3 万多人牺牲,在册烈士 5000 多人。为了褒扬烈士,激励后人,通山县人民政府于 1955 年 11 月动工兴建通山烈士陵园,次年 1 月竣工, 1959年进行扩建,陵园总面积约 3.8 亩。陵园坐西朝东,依山而筑,主要建筑物有门楼、纪念塔、通山革命历史陈列馆、烈士纪念馆,附属建筑物有假山、鱼池、花坛、亭阁等。进入正门拾级而上,便是纪念塔。纪念塔采用打磨的大理石砌成,四层八米高,耸立在翠柏丛中。一层为四方形底座,边长 1.6 米,高 1.3 米。第二层为碑文,正面镶毛泽东题词“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 ,背面题书“烈士英名,永垂不朽” ,左、右边分别镌有中共通山县委员会、通山县人民政府的题词。第三层为主塔,直书“老区革命烈士纪念塔” ,第四层为火炬形状的塔顶。陵园正中是烈士纪念馆和通山县革命历史陈列馆。馆内设有两个展览厅,包括文字、图片、实物三大内容,分为前言、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结束语六个部分,着重介绍通山在董必武、陈潭秋、彭德怀、罗亦农等关怀与支持下,建立党组织,举行秋收暴动,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之一的通山县工农政府委员会和湘鄂赣边区、鄂东南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等革命史实。陈列文物有鄂东南道委机关文件、苏区纸币、鄂东南工农银行印钞石印版、著名烈士传记,赤卫队用过的长矛、大刀、手雷等武器,通山县苏维埃政府于 1933 年发布的布告,木刻印刷线装书刊《共产主义 ABC》 ,还有区、乡苏维埃政府的印信、文稿,红军兵工厂、医院使用的器材、工具,红军的服装、帽、臂章、草鞋等,还有彭德怀使用过的手提马灯和成子英烈士用过的茶壶、瓷碗、木椅等,墙上挂着通山革命根据地的地图,红军进军的路线图,著名烈士遗像和革命烈士英名录等珍贵资料。

  2003 年、2004 年分別被通山县委政府、咸宁市委市政府定为党史宣传教育基地。

  2008 年,通山新烈士陵园( “泰和园” )在洞口罗正式破土动工,共投资 2300 万元、占地面积 200 亩,于 2014 年竣工。新建陵园拥有陈列区、瞻仰区、烈士纪念塔、文物展览区的烈士陵园,系统地收集保管、展出革命文物。新烈士陵园也将成为反腐倡廉,党员干部思想教育和青少年瞻仰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通山革命烈士纪念碑”碑名由中央军委原副主席迟浩田题书。

通山县革命历史陈列馆

通山县革命历史陈列馆

 

通山烈士陵园大门

通山烈士陵园大门

 

通山烈士陵园纪念塔

通山烈士陵园纪念塔